經過近6個月的技術攻關,8月中旬,遼河物探處盧俊生物探機械創新工作室所承擔的集團公司級技術難題——“湖泊、潮汐帶區域鉆井技術攻關項目”取得突破,創新工作室在加納項目部2257地震隊所研制的“移動式水上平臺鉆井系統”野外現場試驗達到攻關項目設計目標。
創新團隊在加納項目部和2257隊的支持下,承擔了“湖泊、潮汐帶區域鉆井技術攻關項目”,針對加納地區地表湖泊沼澤多、地下巖性變化大的情況,科學選擇作業區域模擬試驗地層環境,反復進行攻關試驗,并在總結玻利維亞圣母盆地項目《復雜工區鉆具改進》課題及吸收一期項目鉆機改造研究成果的基礎上,獲得**手寶貴的試驗數據。
7月底,創新團隊自行設計制作了移動式鉆井平臺、LH-D20鉆機動力驅動系統以及偏心鉛頭、變徑鉆頭、兩翼45°傾角刮刀鉆頭、倒齒鉆桿和伸縮套管等配套鉆具,通過反復試驗改進,8月初完成“移動式水上平臺鉆井系統”的研制和組裝,轉入野外現場整體試驗階段,共完成鉆井試驗孔20口,成功實現了湖泊、潮汐帶區域鉆井設備的快速搬遷與固定;科學掌握了水面下1至3米氣鉆鉆井作業時遇到礫石、鵝卵石及流沙巖性的鉆井跟進管護壁技術;顯著提高了膠質黏泥巖性鉆屑的上返速率;創造性地通過對鉆具的調整和水、氣鉆的自由切換,實現了一機多功能化的設計構想。創新成果將填補西非地震勘探市場在沼澤、湖泊及潮汐帶地表復雜巖性下沒有適用鉆機的行業技術空白。